11月23日,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在光谷启动运行,这是湖北东湖科学城生命健康领域首个投用的重大底层支撑平台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邓子新称其为“东湖科学城中一颗被点燃的生命新火种”。
目前,该资源样本库签约共建或样本保藏数量已超过105万管。仅是一期大楼,便具备1500万份样本的保藏能力,以及30PB样本信息存储及数据综合处理能力。
生命健康与“光芯屏端网”,是湖北省全力打造的两大万亿产业集群。截至今年10月,光谷生命健康产业收入规模已超过1200亿元,集聚各类生物企业3000余家。
随着光谷科创大走廊和东湖科学城建设的全速推进,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正加快建设,病毒性疾病防治产业创新中心等已在加速筹建,各类创新要素不断聚集,形成了着眼未来的创新“聚变堆”效应。
代谢组检测准“独角兽”5年收入破亿
光谷生物城,迈维代谢公司,创始人唐堂正坐在普通工位上处理业务,公司不设独立办公室。
在生物学领域有一句话,基因组学告诉你身体可能发生什么,而代谢组学告诉你身体正在发生什么。
迈维代谢,就是一家深耕代谢组检测领域,通过检测人体代谢物发现疾病的新锐生物企业。
“人体代谢物与身体表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,当你高兴时,多巴胺会加速分泌,当你激动时,肾上腺素会飙升。”唐堂说,代谢组检测在医疗中已有应用,例如和痛风相关的尿酸、血糖、血脂检测等。
2015年左右,基因测序大火。当时,唐堂在基因组领域已工作6年,先后任职于华大基因和菲沙基因。他敏锐地意识到,作为基因组的下游,代谢组的发展机遇来了。“这就像一条河流,上游一个洪峰来了,中下游河道如果不拓宽,是不畅通的。”
很快,唐堂找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的罗杰教授,基于罗杰发明的高通量超灵敏广覆盖广泛靶向代谢技术,两人凑了几十万元,合伙成立迈维代谢,提供以代谢组学为基础的多组学技术服务。
2020年,迈维代谢年收入突破1.5亿元,客户超过1200家,其中不乏强生等世界500强企业,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,以及301医院、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。
100余个一类新药密集在研
今年10月,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《202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》,光谷生物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五位,较2020年上升2位,仅次于苏州工业园、北京中关村、上海张江和成都高新区。
作为湖北万亿生物产业的“火车头”,这里汇聚了29位中外院士,100余位国家及省级领军人才,累计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800余个。3000余家生物科技企业中,有3家百亿企业,61家亿元以上企业。
国家一类新药,代表着我国药物创新的最高水平。眼下,光谷生物城在研药品达400余个,其中一类新药100余个,自主研发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、治疗性双抗、溶瘤病毒、免疫细胞治疗产品、靶向小分子药等31个一类新药已进入临床,50余项新药研发项目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。此外,还有900余个二类以上医疗器械、51项新兽药、73项国审作物新品种获批上市。
围绕东湖科学城部署产业链创新链
光谷生物城是东湖科学城前沿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。
这里拥有80余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,先后获批国家综合新药创制大平台、国家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技术体系、国家生物诊疗制剂及服务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、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等一系列国家级政策和试点。
“未来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,就是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全力支撑东湖科学城和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,让万亿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的龙头昂起来。”武汉光谷生物城常务副主任钱德平表示,从光谷生物创新园二期的定位就能看出风向标。
12月7日首批签约入驻光谷生物创新园二期的企业,几乎都来自mRNA疫苗和药物、新型抗体药物、生命代谢组学、高端医学成像、AI病理筛查、手术机器人、生命科学工具等领域。
基于AI设计的成体细胞药物开发,新药研发企业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,2020年获得了数千万元Pre-A轮融资,并得到健民、人福医药等本土医药产业基金的支持。
睿健医药从人体皮肤、血液、尿液中提取细胞后进行诱导,并进行定向分化得到不同功能细胞,以实现对人体衰老死亡的细胞或组织进行补充修复,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。这种疗法被形象地称为“再生医学”,是目前世界上医学发展的最新前沿。
钱德平称,光谷生物城还将进一步着眼生命健康产业价值链高端,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、基因编辑、合成生物学、生命组学、脑科学等前沿方向,开展前瞻性谋篇布局。